(原文發表於4月17日,內容為活塞球員馬利克-比斯利寫給球迷們的親筆信)
親愛的活塞球迷們:
我媽媽是土生土長的底特律人。雖然我在亞特蘭大長大,但骨子裡總覺得自己也算半個底特律孩子。小時候,每年夏天媽媽都會帶我回來和表親們住上一陣。正是那些日子讓我真正讀懂瞭這座城市——在喬-杜馬斯球館裡打球,在七英裡大街玩橄欖球或捉人遊戲,在漫長夏日結束後參加傢庭燒烤派對。我感受到瞭這座城市的靈魂:鋼鐵般堅韌的意志中流淌著傢庭的溫暖,粗糲的外表下包裹著赤誠的愛意。
記得那是21世紀初,是比盧普斯、大本(本-華萊士)、漢密爾頓、拉希德-華萊士他們統治整座城市的黃金年代。這群傢夥重塑瞭贏傢文化,延續瞭“壞孩子軍團”的血脈。至今我耳邊仍回蕩著喇叭裡炸裂的吶喊:“底——特——律——籃——球!!!”隻要聽到這兩個詞,你就懂這意味著什麼。這是一種精神圖騰,“底特律對抗全世界”。
這,就是信仰的力量。
而今年的活塞,正在讓這種信仰重燃。
我帶著證明自己的決心走進這個賽季。聯盟裡總會有些標簽釘死你。一旦你被歸入某個框架,就很難再被另眼相看。我始終堅信自己是能帶來勝利的球員,值得球隊的長期投資。但去年夏天,聯盟內似乎還沒看清這點。所以我明白,我必須簽下這份一年合同,讓所有人重新認識我。
而活塞正是最完美的舞臺,因為這支球隊的每個人都需要證明些什麼。老板、教練、康寧漢姆、年輕球員、老將……說真的,就連你們活塞球迷也都憋著一股勁。當球隊淪為聯盟墊底,當連敗紀錄擴大到28場,當主場不再山呼海嘯……這還叫什麼“底——特——律——籃——球”?這不是我們該有的樣子。
不過,人們忽略瞭一個事實:去年的活塞其實並不差。作為雄鹿球員時我看過球探報告,我們可沒指望能贏他們50分。那支青年軍用玩命的態度撕咬每個對手,讓你每得一分都得脫層皮。他們缺的,隻是終結比賽的那把鑰匙。
還有一點被低估瞭,那就是射手群的重要性,有時候籃球就是這麼簡單。康寧漢姆這種級別的球員,對手總想包夾他,但如果沒有射手拉開空間,對手肆無忌憚的包夾就永遠不會受到懲罰。而現在,我們有小哈達威、托拜亞斯-哈裡斯,當然還有我,讓那些敢放空我們的球隊付出代價。所以當康寧漢姆發動擋拆時,協防者不敢輕易收縮,必須緊貼我們的射手……這就給瞭康寧漢姆操作的空間。訓練營第一天我就記得特別清楚,康寧漢姆對我們說:“靠,我都沒想到能獲得這麼多空位機會。”聽到他說這句話時我特別欣慰。
整個賽季都是這樣,我們不斷發現彼此能激發出怎樣的化學反應,這支球隊根本沒有天花板。杜倫、奧薩爾、霍蘭這些年輕人帶來蓬勃朝氣,我們老將貢獻經驗,感覺一切才剛剛開始。最近的連勝絕非偶然,你懂我意思嗎?我們贏球,是因為我們本就該贏。
對我來說,這一切就像完成瞭一個輪回,讓這座養育我的城市裡的所有人為我感到驕傲。球場上,我傾盡全力證明自己值得球隊的長期投資;球場外,我完全融入瞭這座城市的脈搏:從這裡到那裡,給不同的社區送去球鞋……去吃康尼島熱狗或胡德巴奇餐廳……啃著全城最冰爽的雞翅和炸蝦(給我在這傢餐廳裡打工的表弟打個call!!!)……最重要的是讓活塞重新成為這座城市的驕傲。這裡已成為我的傢,而這座城市也早已把我當作自己人。
所以我想對你們所有人說聲謝謝,並承諾會在季後賽繼續拼盡全力。
當然,我們全隊都會拼盡全力。
當然,整座城市都會拼盡全力。
如果你也代表著底特律,那這一切就是為你而戰。
如果你不是,那你就是“全世界”(底特律對抗全世界)的一部分。
讓我們開始吧。
穿著5號球衣的馬利克-比斯利!
原文:Malik Beasley
編譯:李太白